您当前的位置: 主页 > 传统 > 传统艺术植根沃土放异彩(图)

传统艺术植根沃土放异彩(图)

时间:2016-09-03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传统艺术植根沃土放异彩(图)

  据淮南报业新闻网报道,雪伴乐舞,淮河岸畔的石磨旁,老艺人和小孙女相互依偎,拉琴弹唱;柳随风动,农家小院的绣楼里,俏兰花依窗思春,鼓架子请楼相约;船行河湾,十里八村的乡亲们欢聚一堂,敲起锣鼓舞起灯,尽情抒发着对花鼓灯艺术的无限热爱,对美好新生活的热烈企盼……

传统艺术植根沃土放异彩(图)

  春、夏、秋、冬四季场景,交织变幻在LED大屏的唯美背景画面;老艺人、伞把子、鼓架子、俏兰花等花鼓灯演员,在歌舞斗技中演绎出淮河两岸的风土人情。淮河花鼓灯的悠久历史,被完美浓缩在《淮河风》一剧六折的风情歌舞里,将“东方芭蕾”的文化印记,深深烙印在每位观众心田。

传统艺术植根沃土放异彩(图)

  为更好地传承保护淮河花鼓灯艺术,打造淮南独特城市文化品牌,自2008年起,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与淮南艺术剧院整合全市优秀文化人才和资源,历时五年倾力打造大型花鼓灯风情歌舞《淮河风》(原《淮调》)。前不久,第二十届中国豆腐文化节组委会将之确定为开幕式演出剧目,定于9月15日晚开展首场公演,在节会期间重点宣传、展示、推介淮河花鼓灯艺术的独特魅力和迷人风采。

传统艺术植根沃土放异彩(图)

  淮河花鼓灯,被誉为“汉族民间歌舞艺术的代表”、“中国民间文化瑰宝”,“人类珍贵的艺术遗产”,并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多年来,淮南市传承保护花鼓灯艺术的脚步从未停歇。

  早在2001年,淮南市就出台并实施《保护和发展花鼓灯艺术条例》,坚持继承与发展、专业与业余、普及与提高、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加大传承保护力度;各级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先后设立专项资金、鼓励创作生产,举办学术会议、发掘整理档案,建设花鼓灯生态村、艺术学校和研究基地;尤其是近年来,淮南市又将花鼓灯艺术保护发展与群众汇演、外出商演有机结合,四次举办全市花鼓灯鼓舞大赛,多次组织出省、出国演出交流。

  根植沃土的花鼓灯艺术,不仅为淮南市捧回了“群星奖”、“荷花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多个国家级大奖和响亮头衔,也为《淮河风》的惊艳问世夯实了基础。

  “打造这样一台大型花鼓灯风情歌舞,是极其艰苦和复杂的系统工程”!谈及创作历程,《淮河风》编剧、总导演陆志坚感慨良多。他告诉记者,传统花鼓灯有三个重要元素:灯歌、灯舞和灯乐。长期以来,花鼓灯表现形式过于分散,歌、舞、乐常常各自为阵,鲜有融合。创作过程中,整个团队深入研究花鼓灯历史,整理艺术资料档案,并多次赴凤台、潘集等地,走访陈派、冯派、石派等不同流派传承人,汲取各家所长,反复论证推敲、策划编排。

  在系统认知、研发的基础上,创作团队以生态的花鼓灯文化为背景,以传统的表现程式为架构,将花鼓灯的歌、舞、乐巧妙融为一体,集中展示。整场剧目按照花鼓灯传统演出程序,分为伞头岔伞、大小花场、转场歌、鼓架子与小兰花、坐楼和抵灯六折,以“冬至”、“谷雨”、“芒种”、“秋分”四节和“丑鼓灯歌”演唱为发展线索,散板式说唱花鼓灯历史,叙述花鼓灯故事,创新诠释花鼓灯艺术。

  歌词创作上,《淮河风》围绕主题层层铺设,结合《淮南子》二十四节气编写唱词,在保持大众化风格的基础上,使之更加文学化、诗歌化,大大提升传统花鼓灯的韵味、层次和格调。

  舞蹈设计上,《淮河风》通过对传统花鼓灯舞蹈提炼创新,努力做到神似,体现舞韵美,并将不同流派的经典动作揉合在一起,互为展示或同台表现,使之各领风骚,共现风采。

  音乐伴奏上,《淮河风》不仅采用传统花鼓灯锣鼓,同时加入二胡、伸缩号等民乐管弦乐演奏,以淮河流域传统灯歌和民间小调为创作元素,充满乡音乡情,使人倍感亲切。

  舞美编排上,《淮河风》用现代艺术包装来表现,现代审美观念来审视,大量运用LED背景,将两岸风情、春雨冬雪、农家小院、石磨绣楼等演出场景完美融合,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视听享受。

  从艺术产品到艺术精品,需要提炼打磨,需要更多的不同意见。

  2012年10月,历经四年磨剑的《淮河风》终于立上舞台,为全市乡镇文化站长举行了首场内部演出。近一年来,创作团队先后安排内部排演30余场,邀请文化领域专家学者及干部、职工、军人、学生等不同群体观看。针对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反复修改打磨,一年三易其稿,最终完成公演定稿。

  观看近期排演之后,国家一级导演张易亨表示,《淮河风》对于花鼓灯元素的充分利用,使它和其他艺术样式及现代审美情趣调配融合,既让人看到了传统花鼓灯的一切,又充满了全新理念的产物。国家级副研究员刘化文说,《淮河风》做到了歌、舞、乐的全面展示,歌与舞之间、舞与乐之间的独立或合作展现,巧妙而相辅相成。淮南市老文化工作者杨祥功则认为,《淮河风》是新的历史时期对花鼓灯艺术的一种完整、全新介绍和宣传,对于花鼓灯艺术的普及,走向全国更高艺术领域乃至登上世界更高艺术舞台,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每次排演,观众给予最多的评价就两个字:震撼”!采访中,陆志坚信心满满地介绍说,公演之后,《淮河风》将向着省内品牌、民族品牌的目标再作完善,冲击国家精品工程,力争让淮南的花鼓灯艺术走进国家级大剧院,绽放在国际艺术殿堂! (陈崇韧)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