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主页 > 油画 > 田迎人黑白油画《我们吻过的地方》

田迎人黑白油画《我们吻过的地方》

时间:2016-09-03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田迎人黑白油画《我们吻过的地方》

我们吻过的地方(黑白油画)

 

世界上,先有了人,然后才有风景。同样,不是风景让人变得美丽,而是人让风景变得美好。这就是最简单的人文主义,也是最朴素的人本主义。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智者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曾说:“人是万物的尺度”。人也应该是万物的尺度。反过来,可就惨了,你用万物来衡量人,那么人会是什么呢,或许会变得一钱不值。正是基于以上观点和认识,画家田迎人才格外看重普普通通的个体生命,并一再用色彩和线条来表现个体生命的存在与价值。尽管在许多人眼里,个体生命似乎微不足道,但是艺术家却不这么认为。虽然这里不是万人聚集的广场,更不是万人瞩目的地方,但是,它曾经是我们私密邀约的场所,曾经是我们品尝幽情蜜意的宝地,那就够了,足以值得我们将其视为自己人生旅途中的一方圣地、一处胜景。这就是田画家的黑白油画《我们吻过的地方》的来由,非常禁得住推敲的理由。

画面上,但见树木成荫,波光潋滟,沉默的泥土堤岸憨憨的,那垂钓者临时用枝桠拼搭的小小钓台荒废已久,但还是旧时模样,只是人已离去,不知何往……没有一个人物出现的场景,可以想见人物,而且任何想象中的人物,都比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更加美好。因此,不去涂抹“多余的人物”是画家的明智之举,不见身影而尽得风流是也。而画家营造的温馨气氛却足够浓厚,也足够浪漫。在她的笔下,青青的枝条也和年轻的生命一样多情,它们探出修长纤细的身子来,渴望着彼此拥抱。两片树木,在水面上形成一个相互搂抱的姿势——拱形,于是,整个画面就是一个彼此温情环抱的图案。这里的树木不是直挺挺的身子,显示自己的挺拔,而是倾斜、弯曲着枝干,表明自己的倾慕。忽然想起《世说新语》记载的桓温的慨叹:“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这是一幅描述过往的美好恋情的黑白油画,画家用灌注了深厚情感的风景说话,而黑白两色也突出了“昔日”主题。如同黑白影像带给人浓烈的怀旧情绪一样,黑白颜料也起到雕刻时光的奇妙作用。而画面中宛若春日灿烂阳光,又似秋夜月色清辉一般闪烁着的耀眼的光亮,将画家往日的记忆和读者往日的情怀一并点亮。只是我们不知道,又想知道,画家这种既冲击观者视觉又不破坏画面和谐的“布光”技巧和手法,到底是怎样练就的。黑白油画的技术难点之一,就是光感的效果适中。画家调制颜料时的分寸,一定很有讲究。而眼睛作为取景镜头,也作为取光镜,显然在精度的准确把握上,比不过摄像摄影的精密仪器。但是,这在田画家本人看来,并不算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我和你一样,会一遍又一遍地仔细端详、玩味这幅黑白油画,像凝视着自己难以割舍的、久违的恋人。

在此,正可以用上美国诗人朗费罗(1807~1882)的诗句:“‘孩子们的愿望是风的愿望,青春的遐想是悠长的遐想’。我望见葱茏的树木成行,从忽隐忽现的闪闪波光……”

可以想像,但绝不仅仅是想像:

殷红的夕阳见证过焦急的等待;淘气的星子曾对着两情缱绻不住地眨眼睛;枝上黄鹂侧身偷窥过甜蜜的相拥,水中鸳鸯也仔细聆听过轻柔的爱语……

田画家虽然没有明说,却分明在用图像表述,并想必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可:

我们吻过的地方,就是最美的风景。

我们生命留下印记的地方,就是人世间最了不起的名胜。

相关推荐:【田迎人油画作品评析】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彭俐/文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