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建构的单张图像可以用来传递意义吗?
时间:2019-03-01 来源:中国国家收藏网——引领 作者:guifeng
开幕/导览:2019.03.08 17:00-18:00
展期:2019.03.08-06.09
策展人:何伊宁
参展艺术家:陈旻、董宇翔、黎朗、石真、唐景锋、杨圆圆、朱岚清
地点:OCAT研究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金蝉西路 地铁7号线欢乐谷景区站B出口向北100米)
作为摄影史学者,策展人何伊宁一直关注摄影作为一种出入于艺术自由的实践,在回应和提出与历史及当下相关的社会议题时的有效性、多样性和跨学科性,摄影叙述理论亦是其近期主要的研究议题。本次展览作为其研究计划的一部分将围绕着当代摄影叙事的实践展开,关注摄影媒介在后现代视觉叙事语境内的发展和特征,以及其与其他媒介在叙事功能上的异同;同时指向历史、记忆、档案与摄影叙事之间的复杂关系。
在近些年来全球摄影的叙事浪潮中,摄影实践者们开始利用照片对历史中的个人故事、事件或片段进行探究,时常将档案、历史照片、文字和精心建构的图像与物件融合起来,运用真实或虚构的叙事策略将观者的视角带向过去的某时某地,以及那些能说不能说的边缘,既体现出艺术家对历史考察的兴趣和急迫性,同时也体现出历史中丰富的社会、文化环境对于摄影实践所开放的空间。
展览“记忆寓所”聚焦中国当代摄影中主要运用摄影进入历史叙事的若干案例,试图通过对产生这种潮流的原因进行语境分析,考察诸位实践者所运用的不同策略,并从不同角度来探索摄影在历史叙事中所提供的独特视角。从探索个人和家庭历史,到探究历史事件,再到讨论历史中的片段,甚至是反思照片作为历史叙事媒介的主题,参展艺术家将自己视为考古学家,纷纷从不同叙事角度切入,在回顾、改写和重构历史的同时,延伸出他们对更具体、广泛文化的追溯。
展览期间还将举办研讨会、工作坊、讲座等相关活动来推进跨媒介、跨学科之间的视觉叙事理论研究。展览的同名出版物将收录上述活动的成果,于展览结束同期出版。
关于策展人
何伊宁,摄影史学者、策展人,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伦敦传媒学院。2010年开始从事摄影及视觉文化的写作、策展和翻译等工作。她关注摄影作为一种出入艺术自由的实践,在回应和提出与历史和当下相关的社会议题时的有效性、多样性和跨学科性。
部分作品
责任编辑:guif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