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唐代墓志与疁城遗踪,读葛饰北斋与克里姆特
时间:2019-04-20 来源:中国国家收藏网——引领 作者:guifeng作为纪念嘉定博物馆建馆60周年、嘉定孔庙建成800周年系列活动,周五在上海嘉定博物馆开幕的“疁城遗踪:嘉定出土文物展”通过百余件文物,串起嘉定的岁月年华。金山博物馆的“贞石风华——洛阳唐代墓志拓片巡展”则展现了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社会整体水平和生存状态。
在日本,为纪念葛饰北斋逝世170周年,“北斋-通往富士之路”与“北斋的生业大图鉴”两场特展呈现其著名的富士山系列和描绘江户时代不同职业的画作。“克里姆特展-维也纳与日本1900”是日本历史上集中呈现克里姆特油画数量最多的一次。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特梳理各地值得一看的展览与讲座精选。
上海
上海博物馆中国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绘画馆常设展
展期:2019年4月13日起
地点:上海博物馆三楼
此次展览沿袭书画常设展将首次亮相、久未露面以及用于特展的佳作融入常设展内的思路,特新增书画精品、新品共计十八件。其中明代沈周《西山云霭图卷》、清代邓石如《隶书黄鹤楼诗轴》为首次展出。南宋李嵩(款)《西湖图卷》、元代柯九思《双竹图轴》、明代沈周《行书落花诗卷》、祝允明《草书前后赤壁赋卷》、清代朱耷《秋山图轴》、樊圻《山水图册》、吴历《葑溪会琴图卷》、伊秉绶《行书屏》等作品均为多年未展的精品。
疁城遗踪:嘉定出土文物展
展期:2019年4月19日—7月19日
地点:嘉定博物馆
作为纪念嘉定博物馆建馆60周年、嘉定孔庙建成800周年系列活动,展览分“远古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汉至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与“明清时期”六个部分,共展出各个时期嘉定地区出土文物标本104件(套),涵盖了动物化石、玉器、陶器、青铜器、铁器、锡器、瓷器、石器、木器、金银器、墓志等类型。这些历史遗存,是嘉定成长与发展的时光记忆之珠,通过它们,可以串起嘉定曾经的岁月年华。
贞石风华——洛阳唐代墓志拓片巡展
展期:2019年4月18日—5月8日
地点:金山区博物馆一楼临展厅(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大道1800号)
展览甄选了河洛地区200余件墓志拓片书法精品集中亮相,既有颜真卿、徐浩、梁升卿、张旭等名家的书迹拓片,也有不少来自民间书家的作品,有很大的包容性,充分展示了古代书法艺术的社会整体水平和生存状态。
埃莱娜·比奈:光影对话三十年
展期:2019年4月19日—7月21日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3楼(苗江路678号)
法国瑞士籍摄影师埃莱娜·比奈首次在中国举办个展。展览以百余幅胶片作品回顾了比奈三十年来通过相机镜头与经典建筑进行的独特对话,而她以苏州园林为主题的全新创作也将第一次对公众亮相。作为“建筑与城市”展览与研究方向的崭新拓展,展馆将通过光影艺术为观众提供理解建筑的通幽之径,埃莱娜·比奈的首本中文摄影集也将同期出版。
陈福善 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系列展
展期:2019年3月21日—6月23日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5楼(苗江路678号)
陈福善(1905-1995)是香港现代艺术史中举足轻重的奇人,他身兼艺术家、艺评者、教育者、策展人等多重身份,不仅探索了中国画的现代化转型和油画的本土化发展,还对香港现代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贡献。此次展览完整地梳理陈福善不同时期的风景、人物、抽象、拼贴等百余件作品,向观众揭露其富于变化、不拘一格、自成一派的艺术创作。
设计为何:托尼克视觉设计展
展期:2019年3月30日—6月2日
地点:psD(苗江路678号)
PSA设计中心psD(power station of DESIGN)的开年首展迎来荷兰设计团队托尼克(thonik)的大型个展“设计为何”。通过展出托尼克于过往25年间的设计作品,展览将发问平面设计作为一种媒介的本质与意义,以及设计工作者在这个时代所扮演的角色与担当。
云霞出海曙——程十发书画作品特展
展期:2019年4月10日—7月28日
地点:程十发艺术馆(松江区中山中路458号)
在程十发艺术馆迎来开馆十周年之际,展览是十周年系列研究展的第二个展项,集中展示了程十发自上世纪50年代至其晚年约半个世纪中所创作的重要书画作品,涵盖人物、山水、花鸟与书法等。作品风格递进较为连贯,有部分作品能集中反映程十发风格转型的轨迹。
慕夏
展期:2019年3月30日—7月21日
地点:上海明珠美术馆(吴中路1588号爱琴海购物公园8层)
适逢慕夏逝世80周年纪念,呈现逾230件慕夏丰富的作品,除了最负盛名的新艺术风格海报、装饰品、珠宝设计等经典杰作,更涵盖其有生之年从未公开的素描、绘画,以及摄影、书籍设计、私人物品。
Goshka Macuga“我曾为何物?”
展期:2019年3月23日—6月2日
地点:Prada 荣宅(陕西北路186号)
“我曾为何物?”是一次万花筒之旅,发生在因技术过度发展而导致人类崩溃的“后人类世”时代。展览包括25件从Prada藏品中精选的艺术作品,以及Macuga近期的雕塑及拼贴作品,并围绕展览主人公,即Macuga于2016年设计的机器人展开。机器人背诵/排练着从人类历史中众多开创性演讲中摘录的独白。
teamLab:油罐中的水粒子世界
展期:2019年3月23日—8月24日
地点:上海油罐艺术中心(龙腾大道2380号)
teamLab以其惊人创造力、感受力和生命哲学带来了这次以水,一个最重要和最具有诗意的元素之一,作为其表达方法的展览。通过呈现主要的互动同名装置“油罐中的水粒子世界”和“花与人,不为所控却能共生,消除作品的边界”。
西方绘画500年:东京富士美术馆藏品展
展期:2019年1月12日—5月1日
地点:上海宝龙美术馆(七宝镇新镇路1399号8楼)
精选了60幅来自东京富士美术馆的西方艺术经典藏品,勾勒出一幅16至20世纪西方艺术500年的历史画卷。
草间弥生:爱的一切终将永恒
展期:2019年3月7日—6月9日
地点:复星艺术中心(黄浦区中山东二路600号)
展览呈现了40余件作品,巡礼草间弥生极具代表性的南瓜、波点、无限镜屋和最新绘画系列“我永恒的灵魂”等之外,还将根据空间特制多件大型浸没式、多反射场域装置作品。
托比亚斯·雷贝格:如果你的眼睛不用来看,就会用来哭
展期:2019年3月23日—5月26日
地点:上海外滩美术馆(虎丘路20号)
德国艺术家托比亚斯·雷贝格在中国的首次机构个展。雷贝格多重维度的创作将雕塑的可能性延伸至设计、建筑、观念艺术等诸多领域。此次展览将特别展示艺术家为上海外滩美术馆量身定做的数件全新委托作品和大型场域装置。
先驱之路:留法艺术家与中国现代美术(1911-1949)
展期:2019年3月16日—6月9日
地点:龙美术馆(西岸馆,龙腾大道3398号)
这次展览呈现对于20世纪早期留学现象的观察与探讨。展览共展出40余位留法艺术家160余件绘画、雕塑作品以及研究资料。
镶嵌中国——马赛克艺术邀请展
展期:2019年4月18日-8月4日
地点:龙现代艺术中心(上海菊盛路709号)
此次展览将展出王肇民、李化吉、郑爽、袁运生、刘秉江、周炳辰、冯健亲、黄奇士、唐小禾、程犁、韩金宝等七十余位艺术家以“综合镶嵌”为主要材料的马赛克艺术作品,作者来自中国主要的美术院校及专业研究院所,包含了老中青几代壁画家及其他画种的杰出代表。
《平行:埃文·奥拉夫》
展期:2019年3月2日—5月30日
地点:上海摄影艺术中心(龙腾大道2555—1)
呈现了荷兰著名摄影师埃文·奥拉夫最近十五年创作生涯中的近五十件作品,其中数件作品皆为首次在中国展出。2019年标志着他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时刻,埃文·奥拉夫是当今荷兰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摄影师之一。在其2019年六十诞辰之际,他的作品将在荷兰各大博物馆展出,包括海牙市立博物馆和海牙摄影博物馆等。
郝量:辟雍
展期:2019年3月26日—7月21日
地点:震旦博物馆三楼(陆家嘴富城路99号)
展览为青年艺术家郝量在上海首次个展项目,展出艺术家以博物馆玉器收藏为灵感而创作的全新作品,包括以古玉器、珂罗版画、文献资料及绘画作品组成,以及一幅4米的绘画作品。
“海上蒋画“2019蒋友柏作品展
展期:2019年4月18日-5月18日
地点:言午画廊(新镇路1399号)
设计师蒋友柏首次以艺术家身份亮相上海。展览共计展出蒋友柏80余幅新作,呈现出他笔下的不同种类,不同性格的动物,也展现了他作为艺术家的思考。
江苏
佛陀·中国——甘肃省博物馆藏早期佛教文物展
展期:2019年3月30日—5月26日
地点:苏州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收藏佛教经典、造像等文物十分丰富,此次特别从中选择三十五件精美的早期佛教文物,以“佛的形象”、“佛的铭记”、“佛的言教”为主线,展现中国早期佛教发展的源流与历程。
得天之清——无锡艺兰文化展
展期:2019年4月16日—7月21日
地点:无锡博物院中区二层展厅
无锡自古是“艺兰文化”的重镇,每年三四月无锡都会举办一两次大型的“摆兰会”。今年“摆兰会”被搬进了无锡博物院展厅,与展厅里的馆藏历代书画交叉呼应。展出有关“兰”题材的书画28件(套),从明代马湘兰到清代石涛、郑板桥,兰石图在精湛的笔墨中愈显君子之高雅品质。
重整 | 德国艺术立场
展期:2019年3月22日—5月4日
地点: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市鼓楼区虎踞北路15号)
一场对9位20世纪最为重要的艺术家们的大型回顾展,自上世纪艺术历史的重要节点起,追溯德国艺术在文化与历史层面对当今艺术世界的影响。
展出维尔海姆·兰布鲁克、奥托·弗雷德里希、恩斯特·维尔海姆·奈伊、约瑟夫·博伊斯、A.R.彭克、约尔格·伊门多夫、马库斯·吕佩尔兹、乔治·巴塞利玆和佩尔·柯克比,9位艺术家共计120逾件作品。
荒木经惟·花幽
展期:2019年4月12日—5月12日
地点: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市鼓楼区虎踞北路15号)
“荒木经惟·花幽”是以荒木经惟先生所拍摄的“花”为主题的摄影展,“花”是荒木先生最喜爱表达的对象之一,也是其摄影艺术最重要的主题之一。本次展览是荒木经惟迄今为止在全球最大规模以“花”为主题的摄影展,涵盖了其所有与花相关的摄影主题,以及为本次展览专门最新创作“绘卷·花幽”等多个系列共五百余张作品,集中展示从1990年至2019年三十年间创作的各种与“花”相关的摄影作品。
浙江
化古为我·馆藏明清仿古山水展
展期:2019年4月11日—6月30日
地点:浙博武林馆区三楼书画厅
此次展览分为“溯渊源——仿唐”、“五代名家、追巨匠——仿两宋名家”、“传典范——仿元名家”、“师前贤——仿明、清诸家”、“仿古册页与条屏”五个部分,展出浙博馆藏晚明以降直至清末的仿古山水作品近八十件(组),呈现出明清仿古山水画创作的多样面貌和发展流变。
五四风雷——浙江人与五四爱国运动
展期:2019年4月12日—5月12日
地点: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二层
展览分为“浙江文化精英与新文化运动”、“风雷激荡之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在浙江”、“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四个部分,通过利用馆藏五四时期的珍贵文物和大量的历史图片资料,找寻百年前的浙江人在五四运动中的行动轨迹,展示浙江的先辈们曾经对五四运动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荣擢百代——王羲之的谱系展、尽得风流——王羲之的尺牍展
展期:2019年4月7日—5月30日
地点:绍兴博物馆
“荣擢百代——王羲之的谱系”展、“尽得风流——王羲之的尺牍”展是“源流·时代——以王羲之为中心的历代法书与当前书法创作”暨“绍兴论坛”学术主题系列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荣擢百代——王羲之的谱系”展共展出历代善本法帖12件,法书墨迹17件,展品均来自故宫博物院。“尽得风流——王羲之的尺牍”展则展示了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大量难得一见的王羲之单帖,即展出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明清丛帖三十种,王羲之单帖有五百六十八件,共计二百六十六种;并附王献之单帖二十三件,共计十九种。
北京
器服物佩好无疆——东西文明交汇的阿富汗国家宝藏
展期:2019年4月18日—6月23日
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三层展厅
本次展出的230余件(套)阿富汗珍宝,按四个出土地点,即法罗尔丘地、阿伊哈努姆古城遗址、蒂拉丘地和贝格拉姆古城遗址划分单元,分别展示了青铜时代、希腊化时期、月氏人入侵至贵霜王朝建立之前、贵霜王朝四个历史时期的珍贵文化遗产,是古代多文明互融交汇的见证。
扶桑止水——王纲怀捐赠和镜展
展期:2019年4月21日—2020年4月19日
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12号展厅
中国铜镜兴盛于战国,繁荣于两汉,辉煌于隋唐,宋代以后在总体上却是一种江河日下的状态;日本铜镜自平安时期起,逐步发展,在几百年中款式丰富、争奇斗艳。中日铜镜文化的这两个转折点恰好有所重叠,这在东亚文化之兴衰上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变化。日本和镜虽是日本文化的“沧海一粟”,却折射了日本文化乃至社会的各个方面。此展将探究和镜一路走来的脉息,使观者了解日本和镜文化及其与中国文化的渊源。
快乐的人们
展期:2019年4月18日-8月4日
地点:中间美术馆(北京海淀区杏石口路50号)
展览以现代诗人与文学评论家何其芳的诗剧《快乐的人们》为研究起点,展览作品以多个角度描写了不同的人物角色,以及他们多种状态。像诗剧中的不同人物/人群一样,艺术家的创作指代着多种处境、遭遇、立场、诉求、精神与内在的体验,力求刻画我们复杂深刻但无法被言说的多种现实与心境。参展艺术家包括胡伟、娄烨、吕智强、贾淳、 “新历史小组”杨雨澍、袁运生、曾宏、张晖、张淼、张玥、赵文量等。
台湾
巨匠的剪影:张大千120岁纪念大展
展期:2019年4月1日—6月25日
地点:台北故宫博物院北部院区正馆2楼
为纪念张大千诞辰120周年,本次展览将从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及台北历史博物馆寄存的作品中,遴选部分书画作品、印章与珍贵照片,具体反映张大千早、中、晚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与精神。
日本
克里姆特展 - 维也纳与日本1900
展期:2019年4月23日—7月10日
地点:东京都美术馆
19世纪末维也纳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在今天仍有大量的喜爱者。展览展出的克里姆特油画超过25幅,是日本历史上最多的一次,包括从早期的自然主义作品到黄金时期的代表作,美艳的女性肖像、风景画等。
北斋的生业大图鉴
展期:2019年4月23日—6月9日
地点:东京都墨田北斋美术馆
本次展览以江户时代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新发现的作品《卖蚬图》为中心,展出北斋及其门下弟子描绘当时日本“生业”(职业)的作品。透过葛饰北斋的眼睛与画笔,呈现江户时代各行各业的人们的身影。
北斋-通往富士之路
展期:2019年4月4日—5月26日
地点:浮世绘太田纪念美术馆(东京都渋谷区神宮前1-10-10)
2019年是日本江户时代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逝世170年,本展以葛饰北斋擅长的富士画为线索,展现他如何描绘贯穿一生的“富士山”这一题材。
Mo?se Kisling 展:巴黎画派之梦
展期:2019年4月20日—7月7日
地点:东京都庭园美术馆
1891年生于波兰的Mo?se Kisling是1920年代巴黎画派的代表人物,本展通过约60幅来自日本国内外美术馆的作品,介绍这位被巴黎人称赞为“蒙帕纳斯之王”的艺术家。
大德寺龙光院·国宝曜变天目与破草鞋
展期:2019年4月9日—5月6日
地点:滋贺县美秀美术馆
大德寺龙光院此前从不对外开放,因此龙光院收藏的曜变天目最为神秘,是本次展览的最大看点。现在全世界最完整的宋代曜变天目有三件,全部都收藏在日本。此外,还有极难得一见的牧溪作品——收藏于日本的重要文化财《六柿图》、《栗图》(亦合称《柿·栗图》,传牧溪笔),这两件中国画史上的赫赫名迹已经很多年未公开展示。
伦敦
爱德华·蒙克版画展:爱与焦虑
展期:2019年4月11日—7月21日
地点:大英博物馆
英国近45年来举办的最大规模爱德华·蒙克版画展,将展出83件艺术作品,其中50幅版画来自奥斯陆的蒙克博物馆,揭示艺术家的创作与人生。他的作品描绘了爱、焦虑、嫉妒、孤独等心理状态,以及崇尚波西米亚主义的同好,展现了创新性技巧和对色彩的大胆运用。
“梵高与英国”画作展
展期:2019年3月27日—8月11日
地点:泰特不列颠美术馆
展览将展出40幅荷兰画家梵高的油画与部分英国画家作品,呈现英国文化对梵高的影响,以及梵高的画风对后世英国画家的启发。
展览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从英国国家美术馆借展的油画《向日葵》,其他展品包括《罗纳河上的星夜》《阿尔勒妇女》《在永恒之门》《囚犯操练》等。
纽约
设计中的自然:馆藏作品展
展期:2019年3月30日—2020年9月7日
地点:Cooper Hewitt 设计博物馆(2 East 91st Street, NY)
展览是为了配合Cooper Hewitt博物馆临展“设计三年展”而举办,从21万件馆藏艺术品中遴选,分为9个展览展出,涵盖纺织品、珠宝、餐具、家具等类别。作品均以大自然为设计元素,通过独特的花纹与图案,展现艺术设计与自然融合的魅力。
讲座信息
上海
美国芝加哥收藏的中国艺术
时间:2019年4月20日 周六 14:00-16:00
地点:上海博物馆学术报告厅
主讲人:潘思婷(Elinor Pearlstein)
演讲围绕着芝加哥艺术研究院中国艺术收藏的形成过程、种类和捐赠者的基本构成展开。
图画里的江南:中国古代耕织图中的江南意识与观念
时间:2019年4月21日 周日 10:00-12:00
地点:上海博物馆学术报告厅
主讲人:王加华
耕织图,就是以农事耕作与丝棉纺织等为题材的绘画图像。从南宋楼璹《耕织图》起,我国历史上先后创绘了不下几十套体系化的耕织图,而它们基本上又都是以“江南”为具体描绘区域的。
拥抱世界未来:以色列人文、艺术与科技的DNA
时间:2019年4月21日(周日) 15:00-17:30
地点:上海万和昊美艺术酒店2F昊和厅(昊美术馆旁)
主题演讲嘉宾:Yasmin Vinograd(以色列首饰艺术家),Alex Shoer(可再生能源和能效专家),Zvi Septimus(上海纽约大学犹太研究专业讲师)
昊美术馆的“HOW跨学科发现计划”是一个以艺术与设计为基点,连接多领域学科的项目网络,面对当下的问题,指向未来更好的沟通与协作。本次主题演讲包括“交织的世界文化:以色列艺术的自由绽放”,“创新始于提问:逾越节与犹太文化”和“为地球供电|了解清洁能源:影响气候与健康的最大因素”三大部分。
责任编辑:guifeng